2024年4月,四川成都一名5岁女童在小区内玩耍时,不幸被张鹏(化名)驾驶的特斯拉轿车碾压身亡,该起事故中,车主张鹏被认定负全责。事后,张鹏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后又被检方以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该案于同年7月开庭审理。
3月26日,新黄河记者从张鹏父亲张先生处获悉,他们已与女童家属协商达成一致,对方出具了谅解书。今年2月,张鹏被取保候审。该案将于3月28日再次开庭,此次开庭将会宣判。
5岁女童小区内玩耍被轿车碾压身亡
“一起意外事故,害了两个家庭。”3月26日,张先生在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称,这起事故一度让两个家庭陷入绝望。据张先生回忆,2024年4月5日下午,儿子张鹏在小区快递站取完快递后,向停在地面车位的轿车走去,但上车后并未立马发动车辆,而是在车上抽烟、玩手机。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监控视频画面显示,张鹏走向车辆的时间是14时43分左右。大约一分钟后,女童进入监控视线,独自一人在停车位前方的道路上玩耍。14时44分54秒时,女童在张鹏右侧大概第二个车位前方2米处蹲下,30秒后,张鹏关上车门启动车辆并驶出,向右转弯驶出约5秒后,车辆从女童身上碾压过去。
展开剩余77%“儿子说当时感觉车抖了一下,像是碾到了什么东西。他赶紧停车,并下车查看,就看到了那个女娃娃趴在地上。他当时还喊叫了,问是哪家的娃娃。”张先生称张鹏看到女童趴在地上后,随即去车内拿手机拨打了急救以及报警电话。监控画面显示,一分半钟后有小区居民赶到现场围观并呼救。“几分钟后,娃娃的家长赶过来了。说是他们家的娃娃。120来抢救了十几分钟,但还是没有把娃娃救活。”张鹏随后被警方带走。
张先生告诉新黄河记者,事发后,他调取了小区的监控视频才发现,女童是独自进入小区,在道路上行走,蹲下玩耍时,因处于视线盲区,张鹏未发现蹲在地上的女童,遂酿成悲剧。张先生提供的行车记录仪所拍摄的视频画面显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未见到女童身影。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由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内容显示,认定张鹏承担事故全部责任。2024年4月19日,双流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决定对张鹏批准逮捕。6月22日,双流区人民检察院以张鹏涉嫌交通肇事罪向双流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双流区检察院出具的起诉书内容载明,张鹏驾驶车辆在地面停车场内起步时,因未安全观察起步路况导致车辆碾压蹲在地面玩耍的被害人,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经法医学检验鉴定,死者的死亡原因符合车辆挤压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交警部门认定,张鹏的行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是造成事故的全部原因。应该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检察院建议判处张鹏有期徒刑2年,缓刑4年。2024年7月19日,该案一审开庭。
女童家属出具谅解书,肇事司机被取保候审
“张鹏已被取保候审,我们前两天收到法院通知,这个案子28日要再次开庭审理,也会宣判。”张先生称,他们已向女童家属进行了赔偿,双方达成一致,对方也出具了谅解书。张先生提供的谅解书显示,女童家属称经反复思量加之张鹏家属的态度转变,考虑到张鹏并非故意犯罪,事后也意识到了错误,自愿认罪悔罪,并多次真诚道歉,因此自愿对张鹏的行为予以谅解。
张先生认为,此事系意外,当时女童位于视线盲区,张鹏未能注意到,因此他们认为,检方认定张鹏全责难以接受,“我们认为他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女娃娃不是我们小区的,她自己一个人进入小区玩耍,保安没有询问就放行,家长也没有起到监护义务。而且庭审时,公诉人也承认存在视线盲区。”张先生表示,女童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进入到小区道路内玩耍,本身就很危险。而女童所处的位置恰巧是张鹏的视线盲区,遂造成悲剧。“事故发生时,张鹏驾驶的特斯拉右转时,路中间有娃娃,车没有及时预警,也没有紧急制动。如果28日宣判张鹏有罪,我们会考虑起诉特斯拉。”张先生称,当初选择购买特斯拉,就是看重这辆车的紧急避险等功能。但此次事故,该车辆并未发挥实效。
“事发时女童俯身贴路面玩耍,处于司机视线的盲区,连特斯拉预警系统都未监测到女童,司机在事故发生时的确难以预见。”张鹏的辩护律师周兆成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司机亲属称因认可特斯拉宣传的360度预警系统才购买车辆,但事发时预警系统并未发挥作用,通过我们向法庭从特斯拉调取的证据也显示,案发时候,特斯拉预警系统在事故中没有任何预警信息,如果一审宣判后认定张鹏有罪,我们也会向特斯拉提起民事诉讼。”
周兆成认为,父母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本案中5岁女童脱离监护人独自在陌生小区玩耍,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从而让女童进入了危险区域,导致悲剧发生。同时,事发小区是全封闭状态,人员进出需登记、刷脸,而5岁女童并不在该小区居住却能进入小区玩耍,监控也证明在女童脱离监护人独自进入小区的情况下,保安不仅未加制止反而主动开门,所以物业也应该承担责任。
对于此案的责任划分,有案外律师认为,无论是以交通肇事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其核心是肇事车主能否预见女童在车外活动,以及肇事车主是否违反了道路运输交通法规。如果有证据证实肇事车主存在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过失,其也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肇事车主家属提到的女童监护人责任,则更多会在民事赔偿中进行考虑,交通事故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位阶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记者孙敏)